现象级网剧《太子妃升职记》下线引发争议
红网长沙1月2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张磊 实习生 廉张洁)网剧越来越火,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收视习惯,特别是近日热播的现象级网剧《太子妃升职记》,甚至抢走了同期播出《芈月传》的风头。一边受追捧,一边是剧中各种“污”画面被诟病,“网剧难道真的什么都可以拍吗?”果然,在《太子妃升职记》点击量要破30亿的时候,它下架了。业内人士指出,网剧“自审自查”的时代或许要过去了。
1月21日,“乐视控股”官方微信发布关于《太子妃升职记》暂时下线的声明。声明称,《太子妃升职记》部分内容正在做优化处理,相信很快就能重新上线和大家见面。
前一天,网剧《太子妃升职记》被删除,仅剩预告和花絮。乐视在声明中确认,“应有关部门要求,1月20日12:00起,《太子妃升职记》暂时下线”,但“海外用户可正常观看”。
现象
“太子妃”等多部热门网剧下架
连续两年,网剧市场呈现一片繁荣的态势。加上境外剧被限制,各大视频网站重金投入,网剧点击量持续攀升。《太子妃升职记》点击量超26亿次,《盗墓笔记》点击量近28亿次。据资料显示,去年前9个月,全网上线的网络剧就有247部,共计3334集,数量创新高。投资方面,去年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网剧就有近20部。
《太子妃升职记》被下,网络盛传是“被举报后事后审查”,该剧只是其一,《心理罪》《无心法师》《盗墓笔记》《暗黑者》《探灵档案》也被提及。记者查询得知,《无心法师》尚能播放,大热的IP剧《盗墓笔记》以及《心理罪》《探灵档案》《暗黑者1》已在相关平台下线。有消息称,问题涉及“血腥暴力、色情粗俗、封建迷信”等。
网剧的尺度问题早有争议。近日,《芈月传》导演郑晓龙还公开表示,现阶段国内网剧和电视剧的审查标准不一样,这种不一致会给创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惑,或是对市场造成紊乱。如在网络上和电视台上同时播出,应该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创作?所以影视剧在价值观方面、意识形态方面应该统一标准。
[NextPage]
幕后
自审自查审核员持证上岗
近几年,网剧实行的是所谓的“自审自查”。资深电视人林在川介绍,“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行业协会对会员单位节目审核人员开展培训和考核。现在,每一家视频网站都设置了审核员和总审核员。当时总局从全国几百家视频网站中的每个频道选了几个人来京进行审核员的培训,他们都是需要持证的。网剧需有3人以上审核通过后才可播出”。
据了解,搜狐的审片组有超过15人,除了本公司高层,还有其他媒体高层和独立剧评人。
当然,“自审自查”不完全是一场独角戏。某门户视频网站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网站还必须填一份备案文件,其中包括剧情梗概、导演演员等基本信息,然后交由3个审核员进行审核并签字,最后由总审核员签字,“这份文件将被扫描上传到广电总局的网站,形成节目编码。而这个节目编码,就是每个网剧独一无二的备案编号,只有拿到了这个备案编号,该网剧才有上线播放的资格”。
[NextPage]
声音
下线只是第一步 网剧严控时代即将到来
由于网剧的制作门槛与传统电视剧相比较低,网剧的质量和内容也遭受越来越多质疑。
记者采访到资深电视观察人谢晓虎,他直言,“电视剧和网剧两种不同的审核标准”确实是导火索,比如从时间上来讲,“电视剧从拍到播,要经过立项、取得发行许可证、播出前三次审查。网剧却是自审自查”。相比之下,网剧的门槛确实低得多。而从内容制作上来说,谢晓虎认为,现在网剧有一个趋势,越是被禁止的内容,拍摄方就越喜欢打擦边球,“暴力、色情、灵异这些东西居然成了网剧的主流,几乎到了不得不治的情况”。。
据谢晓虎分析,一些触线太厉害的网剧下线应该只是第一步,视频网站自审自查的权利可能也会被回收,“网剧被严控的时代即将来临了,我估计就是年前年后应该会出台新的规定,很严格,基本和电视平台播出的电视剧一视同仁”。
自审自查
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其中规定,视频网站对在其平台播放的网络剧、微电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