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爱奇艺、工夫影业出品、闲工夫制作,摩影盒子联合出品,根据天下霸唱的著名小说《河神鬼水怪谈》改编而来,由李现、张铭恩、王紫璇、陈芋米实力主演的灵奇探案剧《河神》,自7月19日在爱奇艺上线,每周三、周四20:00免费更新1集,VIP会员抢先看一周。播出后豆瓣评分一度高达8.1,超3000人参与评分。而原著《河神鬼水怪谈》豆瓣评分7.1,参与评分人数1200多人。一部改编的影视作品,口碑超越原著,影史上不少见,但放在国内的影视环境中,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可以说,《河神》已经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品质标杆。
《河神鬼水怪谈》无疑是一部很难改编的作品,就像一位粉了天下霸唱十年的老书迷所说:“所谓怪谈,说的就是零七八碎的传奇事儿,是胡同口摇着扇子白话的吃瓜大爷、茶馆里眉飞色舞张牙舞爪的说书先生用来侃大山的,明明说的是一个没边儿的故事,却讲的头头是道,有鼻子有眼,你要是敢说不信,围观的吃瓜群众都能用目光秒杀你。”之所以说原著很难改编,是因为原著中的故事叙述非常散,旁逸斜出,散散蔓蔓,说着说着主线故事,突然转移到别的奇谈怪事上去。这是民间传说的书本写作方式,而不是搬上荧屏的视听语言。一般的导演或者编剧,拿到这样的故事都会挠头抓瞎,但面对如此巨大的改编难题,《河神》不仅做到了维持原著的魂,更做到了形的升级,让原著粉们在品出老味道的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新鲜感,也让新粉们更快融入这个怪诞却又迷之有理的世界。
津味儿评书变身前情提要 形变而魂不失
《河神鬼水怪谈》一开头,就是一句定场诗“九河下梢天津卫,两道浮桥三道关;南门外叫海光寺,北门外是北大关;南门里是教军场,鼓楼炮台造中间;三个垛子四尊炮,黄牌电车去海关。这个顺口溜,是说旧时天津城的风物……”
这种写作方法,是作者的巨大创新,也贴合了志怪文学传播的本意,但要是想呈现到画面上,这种零碎的叙事方法就难免显得拖沓。然而,如果舍了评书式的叙事方式,不仅会招致原著粉的反感,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失掉原著的精髓。因为,《河神鬼水怪谈》不是《鬼吹灯》那样的大开大阖、信笔万里,而是一曲烟火气十足的市井小调。丢了说书人的感觉,就像是丢了作品的魂。
好在《河神》剧组没有让人失望,说书的感觉,以前情提要的方式,巧妙的植入了每一集的开篇。作者本人,仿佛化为了那个举着惊堂木,念着定场诗的小先生,满堂风雷吼,全凭一张口,承上启下,妙不可言。这个前情提要,能够给出满分。
原汁原味传承津门文化 处处可见天津“哏儿”
原著作者天下霸唱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而天津人打骨子里就有一种幽默感。原著中,很多对话都活灵活现,各种顺口溜、俏皮话满天飞,让众多书迷津津乐道、乐在其中。 例如,讲到李大愣(书中人物),霸唱写道:“大和尚法号圆通,现在一提这名号,知道的是法号,不知道还以为是送快递的。”再比如,郭得友、丁卯、李大楞三人吃完了席误走到魏家坟,看到路边“倒卧”很是恶心,却忍住了坚决不吐,就是因为舍不得一年吃不了两三回的八大碗。类似这样令人捧腹的描写,书里面还有很多。可谓悬念与段子齐飞,吓人与搞笑一色。这种“巴适段子”,是作者天下霸唱自成一家的专属“心机“。
不过,书面化和视觉化是两回事儿,书里面看上去很“哏儿”的对话,放到剧中往往就会破坏画面。更不用提那股子浓浓的天津方言,要真是照本宣科拍出来,很容易变成《河神》版西河大鼓,不喜欢传统地方戏的网友很难看得下去。
《河神》讲述的是天津市井的故事,天津味儿丢了,魂儿也就没了。那具体到剧中,是怎么解决这个冲突的呢?就是把天津味儿安排在其他角色中,主要演员好好说话,角色演员负责捧哏。虽说逗哏掌控全局,但捧哏的往往最出彩,也最能体现出创作者的小心机。就像剧中的那个警察局长,一嘴标准的天津话,地道不说,还特别搞笑,活脱脱就像是郭德纲旁边站的于谦老师。
同时,几位主演的“哏儿”也无处不在,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很多梗都是重新设计的,充满导演的小心机和反套路,在导演的套路大道上,处处有反转,时时有惊喜。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李现和张铭恩的对手戏,有一出是张铭恩拜师哥给李现送了台德国钟,还要和李现共勉。这个梗,让人想起天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高英培先生的经典段子,加在此处,不仅透着天津文化的传承感,配上剧情更是让人脑中滑过经典弹幕“还可以有这种操作”。如果让观众觉得有趣是分等级的话,这无疑是一种高级幽默了。
人物改编获好评“郭师傅”化身鲜嫩“小河神”
《河神鬼水怪谈》的原著中,天下霸唱写的是天津卫最底层的老百姓的生活与故事。如果说《鬼吹灯》是《西游记》、《封神演义》,那《河神》则是《搜神记》或者《聊斋志异》。而原著中郭师傅、鱼四儿、李大愣、张半仙等人物的头衔外号,也充分显示出浓郁的天津乡土气息。同时,书中郭师傅是当仁不让的主要角色,他的两位助手丁卯和李大楞戏份并不是很多,更缺乏女性角色带来的感情纠葛。如果照样原搬来拍网剧,势必不符合年轻观众的口味和喜好。
然而,《河神》播出后,原著粉纷纷表示:这次改编真的让人喜出望外!相比原著,网剧的改动非常大:送快递的圆通和尚李大楞找不见了,郭师傅的老师老河神还在世。而原著中伍河队的郭师傅,透着一种老干部的时代沧桑感,但剧中的李现,一张脸清新的能掐出水来,无疑吸引了更多年轻用户,也给本剧带来了浓浓的时尚感。郭师傅的师弟丁卯改头换面成为漕运会长留学归来的公子爷,原著中“傻小子睡凉炕”的丁卯,转身变为一头小卷毛风情无限的大少爷。另有两个女性角色顾影和肖兰兰加入,中和了书中的那股子糙老爷们劲儿。关键是,几位新增的人物都十分带感,身份设定不突兀,传承了书中精髓,更加入了很多新鲜的戏剧冲突。用导演自己的话说:“河神可以办一场民国走秀,二哥脏辫儿,法医卷毛,神婆鸟巢”。
场景特效打造全新视听语言展现“津门风情长卷”
有书迷评价说:“天下霸唱最擅长的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明明不着四六的讲着民俗故事,却偏偏要附上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而根据霸唱自己透露,他用了3年时间走街串巷,遍访市井高人,原著中讲述的故事都是年过古稀的老先生嘴里“撬”来的。
确实,在书中,霸唱的用心比比皆是,对天津卫的三教九流都做了详尽的调查研究:裱糊、信马、八大碗、撒纸钱,写的生动有趣、细节到位,活脱脱一副津门风情长卷。书中三人捉拿“河妖”连化青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在“五毛特效”充斥荧屏的当下,原著粉最害怕的就是好好一部作品,被上不得台面的特效毁了。
但在前两集转免播出后,不仅原著粉们松了口气,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也纷纷“路转粉”。服道化精美不用说,剧中的大场景和氛围设置,也显示出本剧剧组的走心与诚意。开场的重头戏、大场面“拜河大典”上,意外的使用了傩戏作为表现方式,体现出民国时代感。除此以外,剧中郭得友的“大哥”神像,以及点烟辨冤进入的“太虚幻境”中,傩戏风格的神像都屡屡出现,若即若离,似有所指。
走心之处还在于《河神》独树一帜的风格化。单看原著《河神鬼水怪谈》,其中的天津场景并无太多新奇之处。然而在灵奇探案剧《河神》中,时而用上帝视角俯瞰天津卫,时而通过郭得友、丁卯、顾影等主要角色的穿着打扮、道具器物,对民国天津极尽描摹,更透露出一种独具中国韵味的奇幻感。在类似的影视作品中,英美剧多爱用维多利亚风格,日漫喜欢用蒸汽朋克风,而河神则创造了全新的独属中国的视听语言。
更有一处神来之笔,是河神“点烟辨冤”的设定。这个在原著中没有的神技能,被导演在剧中浓墨重彩的放大展现。而对于导演给人设加的这种buff,也是导演给原著粉们的小惊喜,这个大招何时何地以什么形式展现,原著粉和新粉们一样,只能靠推测。不过以这几集的剧情走向来看,按原著或者剧情套路来推测都是不靠谱的,抓阄的准确率可能更高。毕竟这剧的剧情走向和它所设定的世界一样,怪诞却终会用一种逻辑圆回来。就像书中曾有过对一阴一阳两个世界的描写,没想到被用这样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方式展现出来,构建出一个光怪陆离又深沉浓厚的水下世界。
近年来大部分热门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之后,通常会收到原著粉的吐槽,直接影响口碑。而《河神》的改编在保持原著精气神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自我想法。无论从津味评书、文化传承,还是人物改编、视听语言,《河神》都做到了诚意满满,用走心又有创意的方式,奉上了一本原著改编的“完美教科书”。
目前,《河神》正在爱奇艺全网独播,每周三、周四20:00免费更新1集,VIP会员抢先看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