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岁月》海报
适宜人群:
1、香港功夫片迷。
2、早期TVB粉丝。
3、陈奕迅粉丝(翻唱名曲《光辉岁月》)。
不适宜人群:
1、对功夫片、TVB无爱的人。
2、没经受八九十年代港片洗礼的90后。
3、Beyond粉丝。
分级讨论:
1、全片刀枪剑戟全上,还有枪战和爆炸戏,从头到尾死伤人畜无数,虽然没有过多渲染血浆效果,但还是建议家长不要带小朋友观看。
2、都是绿林好汉,但全片无粗口。
3、从头到尾都顾着打了,谈情说爱的时间被大幅压缩。连亲吻都没有,更别说床戏了。
如果情怀能换钱,《光辉岁月》可以算是今年最重磅投资的华语大片。那一长串卡司从头数到尾,简直就是在书写香港功夫片的断代史。但情怀终究无法跟品质换算出正比关系,《光辉岁月》是部有情怀、有诚意的电影,但不能算作是一部佳片。
情怀到连客串都是昔日大牌
老实说,《光辉岁月》的情怀真是满到了爆。对港片没有研究,还真就只能落到个看熟脸的热闹,看不透其中门道。片子师出有名,但有点儿考验观众的内功了。
比如说,客串知府的狄龙,当年邵氏武侠红火时的当红炸子鸡,说他一人撑起邵氏的半边天,那都还是谦虚的说法。再比如,熊欣欣和莫少聪的联袂,这简直就是《黄飞鸿》系列的借壳重生啊(前者鬼脚七,后者梁宽),《狮王争霸》里的冤家此番变成战友,啥也不说了,老泪哗哗的。
这种情怀的蔓延,不仅限于功夫片和电影。它的辐射半径,几乎涵盖了半部香港影视史。黄日华不用说了吧,昔日的无线五虎将、射雕大侠,此番来一板一眼打功夫,啧啧,除了唏嘘还是唏嘘。王敏德也认识吧?一度代言了香港警匪片里的警察形象,这次过来演个功夫全无的神父,岂止是略搞笑而已。同为客串身份出镜的惠英红更是不用多说,即便你不知道她是香港电影金像奖首届影后、一代动作女星,你也能想起她当年和吴京合作的、横扫全国的电视剧《太极宗师》吧?这都还没算她进入邵氏后,和狄龙的师承关系引发出的弯弯绕绕……
如果《光辉岁月》的卡司只有这帮老将,那么片子的怀旧浓度是百分之百。但或许是为了市场考虑,梁咏琪、倪虹洁、郭涛、李炜甚至韩国代表刘五性等人的“乱入”,还是不好意思让片子的情怀指数打了折。
希望此举能不影响看门道的观众的心情,又让看热闹的同学心欢吧。
动作和剧情全是流水线生产
虽然《光辉岁月》把“人和”做到了极致,但在天时和地利这两个方面,还是欠缺一把火候,综合考量来看,它似乎离“佳片”这一评定,还是有些距离。
片子主打的“功夫”,便没能让人眼前一亮。黄日华够卖力,熊欣欣、惠英红这俩有功夫底子的老将也维系了自己水准。但全片扫下来,一个能让人记住的亮眼设计都没有,熊欣欣也抛弃了自己赖以成名的腿功,改秀刀功。几位有底子的大咖都玩砸了,你可想而知,郭涛、倪虹洁这些完全临时抱佛脚的“新人”,能把功夫耍出什么花来。
虽然功夫没能达到港片鼎盛时期的巅峰,但影片的剧作,倒是“意外”回归到了港片批量生产时代的“简约”。清政府追捕革命党,革命党在知府的帮助下来到一个绿林好汉扎堆的村落……这个故事真的不要再讲下去了,它就像满大街的成都美食或者沙县小吃,不用进门,就知道饭菜是啥味儿了。
其实这样倒把事情简单化了。“情怀”成为了你决定是否进影院看片的唯一标准。是否买票去看片这件事儿,似乎第一次变得不那么让人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