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终极海报)
今年贺岁档里,有一部影片和其他为了今年贺岁而贺岁的影片不同——延迟四年上映的电影《无人区》终于上档,片中的徐峥比现在光头“成功人士”的造型要显得青涩,喜剧演员出身的他在本片中却并不负责搞笑,难怪他自己都无奈地表示,这本是几年前自己期待为观众带来的“转型之作”。不仅是他,这部影片也被认为是导演宁浩的转型之作,一方面有“解禁上映”的舆论噱头,另一方面却因为太过冷酷凶猛,不具备老少咸宜的搞笑成分,在贺岁档的竞争中《无人区》到底有没有人看?无论如何,导演本人倒是很轻松,因为“1600万成本回收无压力”。昨日该片在长沙中影经典国际影城点映,观影现场还是不断有笑声。
贺岁档来了,你看哪一部?时间有限,当然选最中意的那一部!在避免“剧透”的情况下,记者写下贺岁档电影观影报告,不求全面,但求有用。首先登场的,是今日上映的《无人区》。
贺岁应景指数★★★
“上头条”的梗原来不新鲜
贺岁应景,最重要的就是喜庆。和去年的《1942》以及《王的盛宴》相比,《无人区》的黑色幽默成分还是会博人一笑,然而和宁浩其他的作品相比,无论是《疯狂的石头》还是《黄金大劫案》,这部《无人区》就只能让人想笑,却无法开怀。
故事情节残忍归残忍,此片前半小时,被誉为黑色幽默版本的“泰囧”,一个为非法猎杀动物的猎人打赢官司的自负小律师,在回程途中驾车穿越无人区,遭遇被人吐痰、砸车、座位被尿尿各种“囧境”。
虽然影片四年前就已经拍摄完成,但片中徐峥饰演的肖潘三次高喊“我要上头条”,与当下因歌手汪峰而引发的娱乐热点话题巧合得令人吃惊,也成为影片一大笑点。“原来‘我要上头条’这个梗不是汪峰原创啊!”有观众表示。
情节逆转指数★★★★
无人区里,全是“动物”
《无人区》由徐峥和黄渤主演,全程取景新疆……讲述徐峥饰演的律师赴新疆一座边远城市为一名盗猎者辩护,结果在回来的路上反被追杀。途中还遭遇了舞女、走私贩、盗贼、警察各色人等,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这部集惊悚、西部、警匪、逃杀多重元素为一体的影片,延续了宁浩一贯注重细节,善埋伏笔的风格,有网友称其为“华语电影中少见的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影片”。
《无人区》的凶猛和惨烈让人始料不及。空气中飞沙走石,房屋残败不堪,座驾破破烂烂,血迹混杂着泥土,以及永远也洗不干净的人物们的脸加剧了这种意外程度。这里的人物都有兽性,在那片长达500公里的无人区内,没有法律约束,似乎每个角色背后都代表了一种动物——徐峥代表的狐狸、多布杰(猎人总Boss)代表的狼、黄渤代表的狗。难怪网友“满囤儿”就评论称:“宁浩的高明之处,便是借助了环境的特征,再把角色形象予以特征化后,竟然把《无人区》打造成了华语电影圈里难得一见的西部片。”
不过最让人意外的,要数徐峥和黄渤不再担任主动搞笑的任务,宁浩把他们完全打造成了另外一种人,即便是黑色幽默,熟悉的脸孔还是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知刺激。
舆论热议指数★★★★★
“禁片”是最好的宣传
4年后解禁上映,这样的噱头使得它在贺岁档电影中,被热议的程度最大化,而这样“因祸得福”的方式,是否能让《无人区》多登几次头条呢?业内人士称,“禁片心理”有利有弊。今年年初,好莱坞影片《被解救的姜戈》就遭遇了推迟上档的插曲,这虽然为该片迎来了不少关注度,但是档期的延误使得该片被叫停32天后上档,票房不佳,还遭遇了“盗映”。
另一方面,大众的“禁片”心理会带来比炒作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被禁”往往成为一些电影一举成名的捷径。类似于“疯狂”系列,在《无人区》中宁浩也设置了很多需要高度前后呼应的伏笔段落,这些段落也成为左右剧情一步步推进的关键因素,甚至影响了主角最终的命运走向,这些段落被认为是无法后期补拍和通过对白配音加以修改。而从昨日的点映来看,全片比较完整,唯一让人有些觉得不搭的是后来陶虹友情出演和余男在舞蹈室聊天一段,不过这一段也被猜测是重新添加的美好情节,让《无人区》成功解禁。
观影总结
它更适合“期待不一样的人”
今年的娱乐圈好像比往年更加娱乐——先有菲鹏离婚,又有“音帝制怡”,最近又闹出了王力宏和李云迪同日公布恋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娱乐新闻让人们忙于旁观,忙于点评,娱乐不断。就在这样的热闹声中,一不留神居然滑到了贺岁档。和往年动辄整版整版的贺岁电影新闻比起来,今年贺岁档影片要“上头条”,还要看观众有没有审美疲劳。
如果说去年的《少年派》《一代宗师》满足了文艺青年的贺岁档需求,《泰囧》让二货青年们娱乐了一把,《1942》则赚足了普通人的眼泪。和去年拥堵的贺岁档相比,今年贺岁档显得有些平静。先是揭幕影片《扫毒》带来的枪战热血,再到《无人区》的“非典型西部片”,平静之余,贺岁档似乎也不再一味只是搞笑片一家独大。一方面这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于中国观众观影口味是否改变的一次考验——冯小刚的《私人订制》还将延续《非诚勿扰》的贺岁搞笑潮吗?不过中国影院里票房的事儿,谁都很难说。对于《无人区》来说,成功上映更大于贺岁档票房领跑,它是中国电影对于类型片的又一次尝试,因此不太适合一坐进影院就希望一笑到底的人,而是更加适合“期待不一样的人”。
宁浩谈《无人区》
借西部片抽离社会讲述人性救赎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专电由徐峥、余男、黄渤主演的西部传奇电影《无人区》将于3日起在全国上映。导演宁浩日前接受采访时说,他想通过西部片的形态把人从社会环境中抽离出来,讲人的欲望,讲人性的挣扎和斗争,讲人的善恶和救赎。
宁浩认为,西部片产生在美国,是因为美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它有那么一个无法无天的时代。典型的西部片表现的是在非社会化环境中的正邪对抗,简单地孤立出来好人、坏人以及暴力,没有社会性帮助、社会准则和道德标准,只有你死我活,显得更纯粹更原始。
宁浩说,西部片也在进化,“严格地说美国西部片在二三十年前已经死了,后来又死而复生,伊斯特伍德1992年重拍了《不可饶恕》,它借西部片的壳,讲社会层面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做法。我也是想用这种方法,借助西部这种独特环境,其实也就是去社会化的一个环境,讲当下的问题,这是中国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也是时代的一种标志,它自然而然地反射出时代的东西。”
宁浩说,除《绿草地》以外,他的所有电影都在谈一个主题:欲望。“我们是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一代人,这一代人最大的变化就是不谈理想,不谈信仰,不谈政治诉求,推动力都是个人欲望与社会欲望,所有的矛盾都是个体欲望与集体欲望的矛盾,我觉得现在问题太简单了,就是利益诉求,简单得简直有点奇怪。所以《无人区》也是谈这么个事情,谈谈人性。”
影片有个光明的结尾,余男饰演的舞女逃出了无人区,回归了正常的生活。但宁浩说,最早的剧本不是这样,而是人物全部走向毁灭和死亡,舞女一直被暴力所压制,没有反抗、没有力量,最后律师的死催生了这个女性的暴力,最终把坏人给杀掉了。
“可是这样就太不主流了,因为最后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是暴力,所以就在那儿转了。”宁浩说,“影片里其实混杂了两个命题:善恶和救赎。律师你走到如此邪恶的境地,你只有全部奉献才可以解决你的问题,死而后生;你必须要救赎你自己,你必须做出更大的牺牲。”(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