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全新的造句热潮,而熟悉网络流行体态的朋友发现,这次走红的“金庸笑傲体”尽然出自某游戏的人物个性海报,海报文案中对角色性格的准确描述,也引发了90后对金庸文学的热议,不少人直赞金庸91岁高龄的金庸,60年前如此展现个性,堪称潮流典范。
图1:海报中的任务个性被冠以“任性做自己”的描述,十分励志
在很多人眼中,老人们哪怕是年轻时提出的想法,也会被一些人认为时守旧和老古董。然而这一点在金庸的笔下却打破了常规。与众多90后认为金庸的小说也是老古董一样,当这组海报通过诠释人物特性走红网络后,一些90后年轻人突然恍然大悟,原来金庸笔下的角色,和他们现在拥有一样的“任性”价值观。
图2:“任性”走红,也要辅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对很多年轻网民来说,“任性”如今更多是一种调侃,而并非单纯的贬义。“有钱任性”、“有才任性”实际说白了都是一种个性体现,因此“任性做自己”作为这次海报的主题,同样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关注。然而与其他任性的诠释不同,这组系列海报因为走心的文案设计,为网友诠释了一种任性的方式,如何任性的让人心动呢?不少90后网友称,这组海报让自己对任性有了一个准确的价值观认识。
图3:为什么金庸写出来的是作品,我们写出来的就是作文呢?
一些看过海报的网民开始感慨自己的作文水平,原来是因为对人物的性格塑造没有金庸这般彻底和强烈。一些90后网民更是对金庸小说产生了好奇,一位90后网友称:“原本认为这类小说都几十年了没什么看头,没想到在人物性格上很符合自己的口味。”
实际上,金庸的作品在70年代才进入中国,国内第一批看金庸小说的人,就包括邓小平。1981年,已经是《明报》社长的金庸受邀到北京后,请求会见邓小平。邓小平称看过多年金庸小说,已经和他是老朋友并亲切握手,这次会见之后,金庸小说开始在大陆发行,并随即成为畅销书。遥想那个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而香港在英体质下文学发展要优于当时的大陆,所以在如今看来,人物塑造十分具有文明时代的人物性格特点也是不难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