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电影衍生品是个金矿,吸粉无数—即使如此,我们可能还需要高级矿工。
当地时间4月16日至19日,数以万计的“星战”粉携家带口汇聚在美国加州阿纳海姆狂欢,在这次名为“星球大战庆典”活动上,粉丝们变身成为帝国冲锋队、莉亚公主、卢克·天行者……成堆的《星球大战》系列衍生品在庆典会场上被用来展示。
不光是《星球大战》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变形金刚》系列乃至漫威超级英雄片系列、乐高系列的衍生品,丰富程度也不亚于作品本身。
但在国内,相比贡献的票房,观众花在衍生品上的钱微乎其微。就拿《速度与激情7》来说,当它在内地上映首日票房都能破4亿人民币的时候,有多少观众会在电影院衍生品购买区停留片刻然后再掏钱购买?
消费习惯
观众购买衍生品的热度低
差距是在对比中产生的:很多好莱坞电影放映结束后,衍生品给它带来的收入可以占到总收入的70%以上,远远高于票房,而国产电影往往单靠票房和广告植入来盈利,尽管现在国产电影对衍生品的开发渐渐重视起来,但收益甚微。
在记者的采访中,“有妖气”联合创始人、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制片人董志凌坦言,目前国产电影衍生品开发还只是初级阶段,衍生品市场不够成熟。
国产电影衍生品的确有在开发,但功能多半是用来为电影宣传,走营销的路子,再加上不少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的衍生品与购买电影票捆绑免费赠送,这多少会给观众带来一种产品很廉价的感受。
如果让观众掏钱买呢?如今在电影院里都会开辟一块地方来摆放和销售电影衍生品,不过真正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保利国际影城长沙喜盈门店市场部杨经理提到,如果不是铁杆粉丝,普通观众购买衍生品热度是很低的,这还是消费习惯问题,而衍生品关注度较高的也大多是好莱坞商业大片,因为它们本身电影制作水准高,观众首先认可的还是内容,之后才会考虑要不要来为衍生产品买单。
制作开发
什么东西卖得掉就生产什么
提及国内电影的衍生品,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系列,这些年出自这些系列的羊、狼、熊遍及大街小巷,渗透到小朋友们的学习中。而大朋友呢?几乎千篇一律的手机壳、钥匙扣或者抱枕、玩偶……
董志凌说:“目前国产电影衍生品从产品规模、体量质量上来看还只是‘初期’阶段,算是萌芽吧!衍生品的开发、制作和推广,这所有的环节受到市场环境制约还不够成熟,比方说‘手办’,在日本订货量是很大的,主要是市场成熟了。国内却没有这方面的培养,往往是什么东西卖得掉就生产什么”。
他认为,国产电影衍生品用在开发和制作的周期太短了,有可能观众走进电影院欣赏某部电影时,其衍生品还没有进入电影院,观众连衍生品都看不到,还谈何来买呢!
它们的衍生品是这样操作的……
案例A:《神偷奶爸》系列
从事电影投资研究多年的肖潇谙熟于好莱坞衍生品的开发。据他介绍,《神偷奶爸》推出第一部时,环球影业没有料到这是一个厉害的项目,上映之后其相关商品才陆续推出来,游戏、图书也是过了好几个月之后才面世的,但到了第二部,早在上映之前产品就铺天盖地了。
“《神偷奶爸2》的制作成本约是7600万美元(下同),从2013年底的数据来看,它全球音像版权收入是2.5亿,全球电视播放版权收入是1.5亿,通过其他产品授权收入是2500万,而这部电影的全球发行费用是1.45亿,音像发行费用是8500万,最后《神偷奶爸2》全球票房接近10亿,除掉制作、发行及其他成本和股东分红,这部电影的利润是3.9亿。衍生品给《神偷奶爸2》带来的收入相当于票房的50%,其利润也主要是靠衍生品带来的。”肖潇说。在他看来,衍生品的定义不仅仅只是周边商品,电视视频产品销售、网络和传统音像视频以及在线或其他商业用途视频都应该被包含在衍生品里。
案例B: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
2014年12月31日,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杀进内地影市,这部被制片方形容“制作成本低到大家无法想象地步”的电影最终以1.1亿人民币票房收官。董志凌介绍,在《十万个冷笑话》启动之前,片方就考虑做衍生品的开发了,这方面先后推出了定制版湿纸巾、T恤、水杯、闹钟、玩偶、充电宝和手机游戏等20多款产品,虽然数量很多,但真正让观众见面的产品只有其中的一半,市面上常见的可能就是玩偶和手机壳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衍生品的宣传和发行不到位,并且大部分衍生品在电影上映前三天才生产出来,铺货不行,不像国外电影那样观众走进电影院就能看到。”董志凌说。
开发衍生品要投入多少资金?董志凌并没有正面回答该问题,他表示版权方并不会执行衍生品的开发和制作,只是提供版权和推广营销资源,而获得授权的合作方则负责渠道资源,执行衍生品的开发和制作,通常合作方都是一些有生产线的规模化的工厂,当然也有可能与品牌合作。
延伸
科幻片、动画片适合开发
肖潇认为,如果是商品开发,科幻片和动画片是最适合推出周边手办的,譬如皮克斯动画《汽车总动员》系列,衍生品的收入达到50亿美元,是该系列两部电影票房总和的5倍,而悬疑片与动作片适合开发游戏。
在董志凌看来,动漫在衍生品的开发上具有先天优势,“理由很简单,动漫是建立在虚拟世界里的,衍生品也可以虚拟出来,倘若是非动漫,很可能在真实和虚拟的转化过程中把魅力消磨掉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钢铁侠》系列的衍生品,卖得最好的永远是盔甲或装备。其实设计、生产乃至于资金都不是现在国产电影衍生品所面临的问题,电影本身、产品本身好坏才是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