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影节千万级展映,暴露微影时代“差异化”实力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胡弋 2016-05-10 11:42:20
时刻新闻
—分享—

  过去的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可谓是“深得民心、成绩非凡”。遴选出的500部影片在北京的25家商业影院、学术机构及5家高线展映1000余场次,票房破1000万,相比2015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800万票房,再次实现了新突破。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战略合作伙伴和独家票务平台,微影时代旗下的微票儿和格瓦拉联动营销,再现1+1>2的实力。

  并入微影时代,格瓦拉在北京打开局面

  2009年创立的格瓦拉诞生在上海,格瓦拉生活网通过在线选座、在线预售、推出影院取票机等一系列举措迅速发展壮大,属于电影在线票务市场的老资格。

  微票儿所属的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定位为基于移动社交的电影、演出、体育等泛娱乐营销与发行平台。微票儿拥有三大购票入口,包括微信钱包“电影票”、QQ钱包“电影演出票”和“微票儿”APP。微票儿背靠腾讯的流量,增速强劲。

  根据易观的数据,2015年第4季度,中国电影票务市场竞争格局中,猫眼电影、微票儿、百度糯米分别以25.87%、16.30%和15.26% 占据中国电影在线票务市场前三位。格瓦拉占7.30%,按着这个数字叠加,微票儿与格瓦拉的数据之和与排名第一的猫眼电影相差不大。

  2015年12月16日,微影时代与格瓦拉合并,合并之前,微影时代去年一年里就完成B轮1.5亿美元融资和C轮15亿元融资,还被上市公司ST松辽借道全资子公司江苏耀莱入股(1.5亿元);格瓦拉2014年7月拿到2亿元的C+轮融资,而合并之后的微影时代则开始抢跑在线售票领域:微票儿在华北、华南地区有着庞大的用户人群,与格瓦拉的华东人群优势形成互补。

  影视文化资源早已超过上海的北京,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虽然不及上海国际电影节资历老,还没有被归到国际A类电影节里去,但从参展参赛电影作品,到场的电影明星、幕后大腕规模以及各类型论坛的影响程度来看,已经不亚于上海国际电影节。连续多年独家代理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电影票务的格瓦拉,去年却被淘宝电影抢去这一重要资源。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电影的冠名和独家票务销售平台则是格瓦拉和微票儿,并在未来三年依然是独家票务销售平台,格瓦拉和微票儿借势扳回了一局。

  “双引擎”开足马力让1+1>2

  同是在线电影票务平台,合并后的格瓦拉和微票儿并没有出现老顽童式的“左右互搏”局面。本次北京电影节上,格瓦拉+微票儿开创新的玩法,利用互联网营销助力电影节,让展映单元的诸多文艺片受到了更多观众的青睐。

  比如,本次北京电影节推出了11种限量套票大餐,包括《异形》系列套票、《星球大战》系列套票等。套票于3月28日早上10:00准时开抢,后台数据显示,本次套票活动共有30万人实时在线关注并积极参与抢票,其中,安德烈·塔科夫斯基“老塔”套票10秒内尽数售出,936套套票在27秒内迅速售罄,下午三点,所有1100套套票已全部售空。

  而观影秘籍、观影攻略、观影地图、佳片解读推荐、展映影片主创专访等围绕着电影做服务的文章,也体现了格瓦拉和微票儿合并后扬长补短的优势。格瓦拉重推社群优势,围绕着如何服务好文艺爱好者和资深影迷,格瓦拉驾轻就熟;微票儿则依托微信入口,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摇一摇”,为影迷送福利等活动。这是一场无论从情怀还是从参与度上,都能够深度营销的好机会。

  再往早一点说,刚刚合并完的时候,格瓦拉和微票儿马上面临着贺岁档及春节档两大重要档期。特别是春节档,《美人鱼》票房33亿创下影史新记录,《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票房也超10亿。在这场电影界盛宴中,都能看见微票儿、格瓦拉的身影。

  根据微影时代披露的数据,2月8日,春节档开盘第一天,三部影片的电影市场票房总额达到6.4亿,超过去年初一电影3.7亿的票房成绩。其中,微影时代双平台占比达到38.2%,贡献票房超2.5亿,相当于2014年初一大盘的票房总额。在大年初一,双平台预售影票数达到300万张,占据微票儿和格瓦拉双平台当天观影人次的46.2%份额。

  预售的火爆为电影的中后期持续发力奠定了基础,在预售策略上,格瓦拉拥有4500万活跃用户的内容社区平台,从2月初开始,每天精选热门话题,推送原创优质内容,热门内容的关注、评论、转发数都非常可观,互动性强、转发率高,为观众“路转粉”、“粉转铁粉”、“铁粉转无敌粉”提供了温床。

  格瓦拉CEO刘勇曾说:“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我们善于用电影行业的眼光看待互联网发行,并且,从内容产业角度出发,帮助许多具备黑马潜质的电影创造奇迹,打造互联网发行的新形态。”

  这足以表明格瓦拉和微票儿双平台各自拥有的引擎优势和定位互补:格瓦拉专注用户体验,4500万活跃购票用户的影评是口碑发酵的关键,其在一、二线城市拥有口碑;而背靠着微信和QQ海量用户的微票儿,则覆盖了希望通过电影这种娱乐方式让生活更加有趣的普通大众消费用户,从而坚挺地渗透进三、四线城市。

  一二线城市的电影市场日益饱和,亟待开发的三四线城市是电影票房的潜在票仓。一方面靠内容社区笼络大城市精英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靠娱乐方式赢得小镇青年的心,格瓦拉+微票儿的组合,为微影时代的深层次电影市场布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互联网+娱乐:从在线售票切入泛娱乐产业链

  微影时代通过“互联网+电影”的力量,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为优质电影找到适合它的观众精准营销、通过阶梯价格策略提升影院上座率,做大电影市场的增量。

  但,只靠卖电影票是不够的。

  2015年,微票儿联合出品、联合发行了《大圣归来》、《寻龙诀》、《心迷宫》等多部口碑票房俱佳的影片;贺岁档期间,微票儿与格瓦拉携手联合发行的《老炮儿》、《万万没想到》表现不俗;春节档期间,双方再度联手拿下多部影片深度合作权。

  其中,微票儿为《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与《过年好》的联合出品与联合发行方,格瓦拉则担任《美人鱼》的联合出品和联合发行、以及《澳门风云Ⅲ》的深度合作伙伴。

  微影时代除了自身超强的融资能力,目前旗下的微影资本已经近60亿,涉及电影、演出、体育三大领域。微影时代声称要往产业的更上游走,去合作泛娱乐产业的核心资源,也就是内容制作。它建立起九宫格式的投资矩阵,发力IP、CP、娱乐场景等各种领域。

  从今年微影时代的投资入股案例来看,1月份,微影时代旗下的上海慧影和北京中骏微影基金各认购华强文化310万股和90万股,合计投入资金达1.16亿元。华强文化是《熊出没》系列的制作方,可见微影时代在动漫版图的深入推进。

  在刚刚过去的几天里,贾樟柯旗下的商业电影公司——暖流文化正式宣布完成本轮融资,估值3亿,5家资本方就有微影时代,和其他4家持有暖流文化10%的股份。

  除此以外,在内容制作领域,微影资本参与投资了开心麻花、君舍文化、十三月影视、大神圈、以梦为马等十余家优质公司……

  进入寡头时代的在线票务平台开始进入2.0时代,拼的是布局、策略和资源,是IP的开发、投资、发行、营销、票务、衍生品的全产业链模式演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创业者和团队的心态。完成C+轮融资后,针对团队的发展,微影时代CEO林宁写了一封很长的内部信,信里分享了《三体》里那句传颂最广的名言,“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林宁在信中称,“想想2年前,我们的直接竞争者,挟着互联网的能力,市场扩张速度不可谓不快,执行力也超强。但当成绩变成傲慢的资本,失去了对传统产业能力的敬畏,到处不可一世的讲份额,讲占有率,讲颠覆,最后傲慢的态度对内对外都限制了团队。”对于这家估值已超百亿的独角兽公司,如何能在快速发展中保持精细化运营,在愈加猛烈的竞争中保持差异性,在行业的巨变中发挥更大价值,是留给他们的下一个命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娱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