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妹子瞿颖《传承中国》学京剧:戏曲也能很新颖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 编辑:潘宣 2018-03-10 10:58:03
时刻新闻
—分享—

瞿颖在《传承中国》学习京剧尚派代表作《昭君出塞》,最后演出时有板有眼。受访者供图

  喜欢京剧的观众有新节目看了。北京卫视上周推出了京剧文化传承节目《传承中国》,邀请刘晓庆、曹云金等艺人学习京剧。湘妹子瞿颖作为首期节目的嘉宾,学习了尚派代表作《昭君出塞》。一向自诩模仿能力强的她,这次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昨日,瞿颖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畅谈她与戏曲的点点滴滴。

  瞿颖与戏曲缘分不浅

  瞿颖目前的身份标签有“模特、演员、歌手”,乍一看与戏曲并无瓜葛,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父亲是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今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职工。瞿颖在湖南省艺术学校(今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就读时,也有不少交情好的同学是学湘剧、花鼓戏的。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后来同窗的影响,瞿颖对戏曲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瞿颖虽然不是戏曲演员,但在其从艺生涯中,也与戏曲有过多次接触。“2015年,我参加了天津卫视《国色天香》第二季,向小香玉学习豫剧。”瞿颖回忆道,“还有曾经拍戏时,因为剧情需要学了两个月的京剧,学的是梅派。可惜后来没用上。”

  因为与戏曲缘分不浅,再加上瞿颖自认为模仿能力强,所以当她接到《传承中国》导演组的邀请时,瞿颖很爽快地答应了参加节目。“他们跟我说,这次时间紧、任务重。刚好我擅长在短时间内学一样东西。我想这不是找对人了吗?”这时的瞿颖,还没有意识到她轻松许下的承诺意味着什么。

  勇敢挑战尚派代表作

  虽然瞿颖答应了上节目,但具体学哪一出戏还没有定下来。于是她和导演组开始了一轮又一轮“讨价还价”的过程。瞿颖最开始想学《贵妃醉酒》《游龙戏凤》,她对这些戏比较熟悉。但导演组想借此机会推广京剧文化,希望嘉宾的表演有新意。最后他们给了瞿颖两个选择——《穆桂英挂帅》或《昭君出塞》。瞿颖选择了前者,但这出戏上场的演员比较多,短时间内找不到能为她配戏者,于是瞿颖只能去学《昭君出塞》了。

  《昭君出塞》是尚派的代表作。对于京剧四大名旦,有“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这样的一字评。尚小云的“棒”指的是他早期学武生,后来改演正旦兼刀马旦,形成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艺术风格。《昭君出塞》就采用了“文戏武唱”的方法,不仅载歌载舞,还吸收了武生的身段。这对于没有戏曲童子功的瞿颖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瞿颖不久后收到了导演组寄来的视频资料。看完演出后的她还未预料到,学习《昭君出塞》面临的困难之多、挑战之大,完全不同于此前的模仿经历。无知者无畏的她挺身进入了排练厅。

  小细节中暗藏大压力

  瞿颖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没有戏曲童子功。“别人是日积月累、熟能生巧,往那里一站就是戏曲演员的范儿。”瞿颖向记者感叹道,“京剧的一招一式都不容易啊!”

  此外,让瞿颖引以为傲的模仿小窍门仿佛也不管用了。瞿颖曾在湖南卫视《百变大咖秀》中“塑造”了毛阿敏、龚琳娜等众多人物形象,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成功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她抓住了对方的主要特点,加以夸张展现出来。但这次不能任由她发挥了。瞿颖一针见血地指出:“京剧要求的是细腻的表演功夫,每一个细节都要展示到位。不能夸张,只能精准。”

  导演组留给瞿颖学戏的时间只有不到一周。光是把那些复杂的程式化动作一一记牢就是件难事,但这对于刻画王昭君这个角色而言还远远不够。瞿颖解释说:“最难的地方在于角色内心活动的揭示。王昭君的心情是凄凉悲愤的,也是欲说还休的。”既然这些情绪不能够直白地呈现在舞台上,就只能通过眼神等细节来渲染。

  回顾这次京剧学习之旅,瞿颖最大的感受便是过去对戏曲的接触还是太少了。虽然学得很辛苦,但她并不感到后悔。“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京剧有那么多讲究。国粹之美,怎么品也品不完。”瞿颖意味深长地说道。

  对话

  “我挺愿意为戏曲推广贡献力量”

  记者:您演过不少话剧。京剧表演和话剧表演相比,有何异同?

  瞿颖:京剧不同于话剧,它是写意的,台上没有那么多实物道具。比如说趟马,马鞭挥到哪里,眼神就要看到哪里。

  记者:学习京剧,您觉得最难的点是哪里?身段、念白还是唱段?

  瞿颖:其实都挺难的。京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唱念做打融为一体。我过去的模仿是抓大线条,但这次小聪明不管用了,京剧细节之严真是融入到了骨子里。我向尚慧敏老师(尚小云的长孙女)学戏,光是一句念白就要学半天时间。轻重缓急,字字都是学问。

  记者:国家正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有想过在戏曲推广方面有所作为吗?

  瞿颖:我挺愿意为戏曲推广贡献力量。年轻时候的我对于京剧的艺术魅力也没有太多体会,以为它和时代脱节。但当我真正静下心来沉浸其中,这才发现京剧为我打开了艺术宝库的大门。

  京剧是国粹,但在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当下,京剧不能总是高高在上,首先要让大家感到亲近才行。在接地气方面,花鼓戏要比京剧、湘剧做得好,大家更容易接受。我也在思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时需要以好的内容与新的形式相结合,适应新的传播环境。戏曲也可以做得很新颖,传统加时尚,就等于震撼的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娱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