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严歌苓力挺巩俐:很多奖不把艺术标准放首位

来源:红网 作者:朱青 编辑:李艳华 2014-11-28 00:18:31
时刻新闻
—分享—

严歌苓。(资料图)

严歌苓。(资料图)

  红网长沙11月27日讯(记者 朱青)作为华语影视圈炙手可热的编剧和作家,11月27日,严歌苓为给12月3日在湖南卫视开播的《四十九日祭》(电视剧版《金陵十三钗》)宣传,接受媒体微信群访。谈及电影版与电视剧版的区别,她表示故事的格局完全不同,不存在注水加长之说。
  
  日前巩俐因为《归来》入围金马奖却颗粒无收,之后的炮轰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作为原著小说创作者,严歌苓盛赞巩俐的表演但也感慨:很多奖项不是把艺术标准放第一位。
  
  选张嘉译演是为符合剧情
  
  从张艺谋版的《金陵十三钗》再到即将开播的《四十九日祭》,严歌苓都亲自上阵担任编剧。从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延伸出电视剧版本,她表示电视剧的片长让她更有发挥空间:“我在《金陵十三钗》的创作中,同时找到了一些珍贵的史料。一个是当时国际安全区的总经理亲历南京大屠杀的所见所闻,另一个是我奶奶的姐夫,他是国民党军官,当时没有来得及撤出南京,他写的《宪军三日记》当时我才看到,这两本史料给了我很大冲动,把故事写得更加全面。”对于电视剧版改名,她则表示是导演张黎的意见:“觉得更能概括这样一个民族悲歌。”
  
  《金陵十三钗》中,倪妮饰演的玉墨风情又傲骨,此次电视剧版中则由宋佳挑梁。对于两个玉墨,严歌苓表示都是满意的:“电视剧版展现得更加长,特别是南京大审判时,玉墨在当中为姐妹报仇的坚韧,这个是我特别想要的。”
  
  《金陵十三钗》曾邀请邀请到贝尔饰演神父,而在《四十九日祭》中,这个角色最终花落张嘉译。洋神父变成了中国人,演员本身的气质也相差甚远。严歌苓说,曾为了选择张嘉译演神父进行过详细考虑:“电视剧不好展现太多外国人的形象和角色,因为台词中必须有英文或者外语,这样观众比较难接受,打字幕的话又容易走神,所以张嘉译的这个角色也不再是神父,而是一个神职人员,被外国神父养大,这样就比较符合剧情了。”
  
  编剧不让导演改剧本是不懂创作
  
  作为华语影视圈最热门的编剧和作家,严歌苓此次与张黎携手《四十九日祭》一度成为焦点。对于国内不少编剧都抱怨剧本遭篡改,她却十分理解改动:“编剧的文本和导演的文本永远会有区别,导演的文本要根据演员的表演来展现,这种演出和文字的距离永远存在。这种改编也是编剧无法干涉的,假如编剧要导演一字不改,那就是他不懂影视剧创作。”
  
  曾经,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日前被翻拍成电视剧,编剧莫言、导演郑晓龙以及周迅的主演让关注度居高不下,但也因为剧情太拖沓,引来为放大篇幅注水的嫌疑。严歌苓表示《四十九日祭》不会有该问题:“因为我之前写的是教堂里面,现在拓宽到整个南京城,不会有注水的感觉。”
  
  作为文学创作者,严歌苓的诸多作品都被搬上大银幕,其中《危险关系》、《小姨多鹤》、《归来》等都是热点作品。除开《金陵十三钗》之外,说起那部作品被改编的最满意,她毫不犹豫的说:“陈冲的《天浴》,因为和原著有很多契合点。”
  
  在好莱坞编剧圈地位稳固,严歌苓说起与在国内做编剧的不同,感慨还是有诸多不同:“比如说国外的编剧,会有编剧协会工会保护她的权益。在电影创作当中各种人员导演演员和编剧,各有他们的分工,有工会保护他们的权益,最大程度来发挥他们的能力。”
  
  力挺巩俐:很多奖项不是把艺术标准放第一位
  
  日前才落幕的金马奖上,因为《归来》入围最佳女主角的巩俐一直被视为大热门,然而最终却爆冷落选。事后,巩俐曾公开发言金马奖太偏颇,格局太小,引来轩然大波。作为原著小说的作者,严歌苓力挺巩俐的表演十分出色:“我认为她把冯婉瑜演得惟妙惟肖,是她自己塑造出来的,我笔下江南女子的角色让她自己塑造出来能让我折服,是非常了不起的表演,她确实是一次表演大艺术家。但每一次的奖都有妥协,这是评奖当中非常遗憾的一点,不仅是金马奖,其他的各类奖项都有综合考虑的因素,不是把艺术标准放在第一位的。”
  
  作为华人影视圈内炙手可热的作家和编剧,严歌苓的身价一直备受外界关注,有传闻称,她的小说作品影视版权卖出的最高价接近2000万元,其他作品影视版权的出售起价也达到1000万元。对于这个数字,严歌苓予以否认:“关于2000万的版权费完全是误传,没有这种事情。对我也是非常有害的,要是美国税务机关盯上我的话,我会被整得很惨的。”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娱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