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乐视独播 爆笑《欢乐喜剧人》 延续“喜剧精神”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胡弋 2015-06-05 11:59:12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如今唱歌、亲子真人秀疯狂扎堆的时代,《欢乐喜剧人》作为首档喜剧明星竞赛真人秀节目,在大环境中脱颖而出,乐视视频APP连播六期,可谓叫好又叫座,喜剧大腕们使出浑身解数卖力演出,为观众奉献出有别以往认知中的喜剧作品。《欢乐喜剧人》在给观众欢乐的同时,也在为整个综艺时代带来一场关于“喜剧人精神”的思考。
  
  沈腾:用小人物传达大情怀
  
  沈腾和大家耳熟能详的喜剧大师卓别林有相似之处,都是从小舞台走上大舞台,话剧、舞台剧是他们的出身,这种经历对他们的表演风格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看出,沈腾在《欢乐喜剧人》中的选题偏向大众底层小人物,刻画在大潮流中个体的无奈服从和有限抗争。如同卓别林名垂青史的力作《淘金记》《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用喜剧承载沉甸甸的历史问题,对社会的不公和丑态隐晦的批评,欢笑的背后隐藏的是一声声的叹息,《踩雷奇遇》是对战争的控诉,《揽客计》里有对全民认爹、反贪腐的揶揄,《拐卖孩子》更是直击打拐主题。沈腾在进入第一轮竞选环节接受采访时就说:其实我不适合当艺人,我很怵综艺节目。这是因为,在骨子里,沈腾是一个学院派的知识分子,喜剧是他向世界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方式,而综艺,最关注的是热闹,不是观点,但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让他站在舞台上认真发声,用喜剧承载道德、人性这样的深刻思考。
  
  你不得不为他的努力点赞,就像卓别林一样,他们明明可以靠颜值,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男子。
  
  宋小宝:矮化自己更是一种喜剧精神
  
  在喜剧里,最大的两个素材来源,一个是政治,一个是色情,可惜在中国,莫谈国事才能安身立命,不聊风月才叫做有逼格。坊间关于东北二人转的争议从来不少,比较集中的是内容低俗的讨论。但二人转源于东北,用网友的话说,天儿那么冷,有话都直说,没时间跟你逼逼!这种酸爽,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宋小宝很好的规避了国事、风月这两个高压电,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向人传达喜剧效果。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宋小宝不惜把自己的特色脸谱化——土的掉渣,黑的掉色,矮的掉价,二的掉份,这种形象建立起来以后,人们不会太在乎宋小宝本人是什么样,只要想到他的形象就会乐呵。这和另一位来自英国的喜剧大师罗温·艾金森一致,他的憨豆先生——自私、笨拙、幼稚,也是一个脸谱化的形象。这种形象,用宋丹丹在东方卫视之前的一个喜剧选秀里评价一位选手的话说:人们之所以笑,是在他们所表演的愚蠢里发现了自己的聪明,找到了优越感。
  
  在《欢乐喜剧人》一期“来自星星的你”的表演中,宋小宝穿越洞口,摔断了三根骨头。愿意用生命演戏的喜剧演员,又能差到哪儿去呢?
  
  贾玲:喜剧并不轻松,努力才有戏
  
  相声演员出身的贾玲,在相声界这个男人当道的行当能出头,已经是个异类,亏说长的不出众,要不然肯定被怀疑被潜。在相声界的不温不火之后,贾玲在综艺节目里找到了生涯方向,这种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之前的一些节目,她给人一种很努力的感觉,问题是这种努力的感觉太过强烈,表演完全流于表演时,很难打动人。在《欢乐喜剧人》里,贾玲虽然没有扔掉自己女汉子的固有形象,但已经不再完全借靠“女汉子”这个墙根乘凉,力图用情节设置和语言魅力来开辟新境界,这也是为什么贾玲需要排练到凌晨五点的原因。赵丽蓉老师可以是贾玲发展的一个模板:不能靠脸吃饭,得有深厚的功底,面向平和,容易被人接受。在这个天分不够个性凑的时代,贾玲如果能跳出来,继续用努力弥补短板,女汉子的春天,总会有春满园的一天。
  
  《欢乐喜剧人》还有很多出色的演员、组合,不再详述。他们的风格不同,表演方式不一,倾向的选材也有很大差异,有的人喜欢这个,有的人喜欢那个,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主持人吴秀波在开场的那句:搞笑,我们是认真的。喜剧人的精神很简单,目的单纯,就是给人欢笑;喜剧人的精神并不简单,一颦一笑万千学问。让我们为这样一群认真搞笑的人点赞,关注《欢乐喜剧人》,只在乐视视频APP。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娱乐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