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播出,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借由引进海外版权的形式,掀开了制作与发展的帷幕;那么,近年来诸如《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综艺节目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从引进模仿开始进入全面创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突出标志是,无论是节目制作人、制作公司还是节目内容本身,均呈现出一种文化自觉和勇于开拓的姿态,尤其是节目的文化含量,包括相关技术在节目中的应用及其在产业化方面的开发与运作,中国综艺节目可以说已经步入与国际优质节目同台竞争的层面。 为了充分感悟和体认电视综艺节目作为文化产品的一种生产方式、大众文化传播与消费的一种样式的具体表现,不久前,记者来到了湖南卫视《歌手》第五季第七期的录播现场,亲身感受这档以音乐为核心的电视综艺节目。
剧场版演唱会
2月23日,从14:30开始的录播前的彩排,到21:30的正式录播,直至午夜结束(因设备故障耽搁了近1.5个小时),伴随着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500名“评委级”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录播歌手依照抽签顺序,从一个充满迷幻色彩的舞台时光隧道依次登场。首先登场的是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最后一位是张碧晨,当晚全场一共8位歌手参与竞演。
统观整个演出现场,记者最直观的感受是:这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一档电视节目的录播,而是一台剧场版的现场演唱会,充满了艺术张力。主持人与歌手、歌手与观众,以及歌手与歌手之间,以一种互为欣赏、互为鼓励的态度,构造出大众文化消费特有的亲和互动的文化空间。 自2013年《我是歌手》(《歌手》前身)第一季开播算起,5个演出季现场观众总计达到4万多名。由此可见,依托《歌手》这个载体所形成的文化空间,湖南卫视录播演出大厅已然成为“湖南卫视大剧院”。这对于长沙城市文化的涵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巧合的是,在记者从北京飞往长沙的航班上,一位空姐听说记者是来看《歌手》录播的,兴高采烈地表示,她刚看了《歌手》第六期节目,一直非常喜欢这个节目。
用工匠精神打造节目
一档成功的音乐电视综艺节目的核心,在于能否占有更多可供“消费”的稀缺性、符号化的文化资源。《歌手》之所以被锻造成一档现象级综艺节目,和湖南卫视多年积累下来的影响力,以及节目总监洪涛个人的魅力与人脉资源分不开。同时,节目立足于华语音乐,在不断挖掘老歌手的同时,积极寻觅和培育年轻歌手,充分展示了一档音乐电视综艺节目应有的担当和使命,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对艺术质量的追求。
洪涛坦承,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竞争向来激烈,优质歌手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本身的消耗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挖掘好的歌手就成为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洪涛告诉记者:“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我们以一种国际化的视野邀请天下英才。这也是我们作为电视媒体人应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今年的节目中,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歌手迪玛希格外引人注目,洪涛对他非常看好。3月25日晚播出的《歌手》第10期节目中,迪玛希凭借精彩的表现,拿到了总决赛的入场券。
洪涛在采访中始终强调,他一直以来都非常看重歌手的现场表现力。“不管是歌手还是我们,就是要做真诚而有品质的音乐,引导观众发现和感受最有价值的音乐。”为此,围绕“竞技性表演”这个核心,在《歌手》编导团队的支持和指导下,参演歌手自觉地展示音乐本身所承载的价值,不断追求音乐形式表达的创新。在洪涛看来,不断超越自我、勇于创新,是音乐电视综艺节目保持鲜活的必然选择。
不仅如此,为了配合播出时间,呼应和深化曲目的创作和演唱背景,从竞演前歌手和歌曲相关背景的现场介绍,到充满现场感的纪录片《我们的歌手》的播出,通过对歌手和演出曲目的深度挖掘,《歌手》形成了现场与屏幕、台前与幕后互文性的文本表达形式,让观众对参赛歌手和歌曲有了深度的了解。
在众多现象级综艺节目中,《歌手》也显示出了卓尔不群的文化姿态和文化追求。从2013年到2017年的5年来,60多位歌手在这个舞台上演唱了超过500首歌曲,为华语音乐的世界传播贡献了湖南卫视的力量。
“从2013年《我是歌手》的第一季到2017年全新改版升级后的《歌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在工匠精神的引导下致力于完成的一项事业。”在《歌手》录播大厅的彩排现场,洪涛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地强调了“工匠精神”这个词。在他看来,制作一档综艺节目就像是精心打磨一件工艺品,只有将每个细节做到位才能发现好歌手、好作品和好音乐人。《歌手》有着国内录制节目数量最多的机位,因此,电视画面上,你会看到观众诸多充满意味的表情。 为了尊重和体现“工匠精神”,湖南卫视极为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5年来,从《歌手》的录播现场的介绍和说明,到节目播出的字幕,每一位词曲作者、编曲人、音响、后期缩混等幕后人员收获了应有的尊重和关注。也正是经由现场舞台和电视平台的传播,梁翘柏、刘卓、靳海音、刘效松等幕后音乐人被观众熟悉。这一支充满国际化色彩的由乐手、和声、调音师组成的演奏和制作队伍,为《歌手》舞台的完美呈现提供了根本保障。
《歌手》的文本逻辑
作为大众文化传播与消费的一种样式,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创新的脚步是从海外引进版权开始的。经过几年发展,以《歌手》为代表的音乐电视综艺节目已然呈现出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逐渐步入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的阶段,这一切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电视综艺节目生产制作流程和项目组织实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其本质是对经过创意后形成的无形资产的加工与消费。因此,在节目制作现场,记者看到,《歌手》不论是对演出流程的组织,还是对赛制环节的设计,包括“挑战歌手”“逆战歌手”“在线歌手”等概念的引入,充满湖南卫视独有的敢为人先的印记。
在节目的组织形式上,通过主持人一句“我是音乐合伙人”的自我介绍,将“音乐经纪人”变身为“音乐合伙人”。词语变化的背后是,在一个平等互动的狂欢空间,具有“网红”价值的主持人与歌手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共同满足了观众“欢乐着你的欢乐、悲伤着我的悲伤”的心理期待与情感表达。作为综艺节目最为稀缺的符号资源,这些主持人与歌手之间所形成的集聚效应,在单位时间和空间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消费”,实现了观众与歌手平等互动的情感狂欢。
通观录播现场和节目播出的全过程,可以说,经过5年的锤炼,在文化与商业双重逻辑的推演下,《歌手》的品牌价值日益提升。从歌手演唱曲目的保密到歌手演出现场的“竞技性表演”,从每一期竞技结果延后一周播出和洪涛特有的间歇停顿的发布形式,包括每年一个演出季的播出周期,在一条长长的充满悬念和期待的产业链条上,为广告客户的宣传推广提供了巨大的植入空间,也为《歌手》项目的运营提供了可靠的商业利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