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何炅经常被电视节目中的人物故事打动。
红网时刻10月13日讯(记者 朱青)感动了众多人的《儿行千里》10月13日在长沙完成第一季最后一期录制,一对援非修建铁路的父子的家风故事感动得全场泪如雨下。对于这档被网友誉为零差评的节目,总导演王琴在接受采访时却表示每个故事的选择与衡量都不易。
援非铁路父子感动众人
比起许多人在国内生活的安定,不少人因为工作不得不身处境外。参与《儿行千里》最后一期录制的周平、杨周父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没有过多光环,也没有华丽的辞藻,父子俩在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已经为亚吉铁路修建工作了6年,家中患有阿茨海默症的老母亲由周平的妻子照顾,而杨周的妻子则负责照顾一对小女儿,这是一个男劳动力全部外出的家庭。
尽管离家万里,但周平却并不畏惧,他的父亲早在1970年就是第一代援非的中国铁路人,而他继承了父亲的意愿再次在非洲大地上修建着中国铁路人的梦。让他愧疚的是,第一任妻子生产后因病辞世,而他直到儿子杨周八岁时,父子俩才见了第一次面。
如今带着儿子继续在非洲大地上为铁路事业拼搏,看着儿子思念妻女说起话来的哽咽,周平的眼神有父亲的温情,但也有同事的坚定。从最初不理解父亲的坚持,到如今愈发享受这份工作,杨周坦言:“我想去看看我爸爸工作的地方,那也是我爷爷工作的地方,慢慢地也感觉到了非洲人民的友好,以及我们的工作给他们带来生活真正的改变。”
父子俩的执着让何炅都眼眶微红,当杨周的妻子带着一对女儿登台时,两个硬汉都热泪盈眶。对于承载这份相隔万里的思念,杨周的妻子也表示心甘情愿接受这个家庭的传承:“从我的婆婆再到我奶奶那一辈,铁路人的家属都是这样过来的,而且那个年代条件艰苦,更加不容易。我选择嫁给了他,成了铁路人家属,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了,而且他在外面也是一心一意为了这个家,我很满足。”这番贴心的话让现场众多观众都悄悄抹泪。
总导演:能选上的故事少之又少
没有明星、没有噱头,只有普通人的家风故事,《儿行千里》如何让故事变得引人关注是难题。在录制结束后,节目总导演王琴接受采访时坦言,为了找到十期节目的20个故事,导演组费尽了周折:“我们应该跑遍了全国的大多数省份,每个故事不仅要听当事人自己说,还要去问周边的人,问邻居、同学、同事,不能出半点假,最朴实和真挚的故事才能动人。”她透露,节目第一期选题材的时候,候选的故事有11个,最终大部分都被筛选掉:“我们有12个故事小组搜索各种故事,是一个很庞大的工作量。而且不少人最初也并不愿意上电视来说这些家里的故事,有一些是我们做工作,还有一些是后来看到节目播出懂了我们的节目概念。”
目前在网络上被选为零差评的节目,王琴表示第二季节目是否还会如约亮相,需要等待之后的编排计划。